11月4日下午,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组织全体教工集体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胡弢主持。
学习会上,大家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9月9日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新闻视频,认真领会了习近平所作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指出,好老师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语重心长、情真意切,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对教师成长的殷切期望,是新时期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进一步加强教师工作的行动指南。
对照《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内容,胡弢逐条予以了解读。《意见》特别就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划出了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即: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所作重要讲话及《意见》的精神,对照做一个好老师的“四有”标准和“红七条”,全院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教育部的《意见》,对于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因为广大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师德不仅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成长、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意见》提出了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着力强调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特别是清晰划出了师德禁止行为的“红七条”,既有原则性又具可操作性,将为进一步推进全国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发挥重要指导意义。全体教师表示,将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恪守政治底线、道德底线、学术底线和法律底线,提升师德境界,做严慈相济、师爱有加的开拓者、做廉洁从教的执行者,做学术道德的实践者,做立德树人的模范,教书育人,潜心治学,不断锐意创新,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为学院各方面的事业做出贡献。(文/图 理电学院)